Choreography Workshop

" WE NEED A COMPLETELY DIFFERENT LIFE
INSTEAD OF SUBSTITUTING OLD FASHIONED TECHNOLOGIES
BY NEW ONES. "

Harald Welzer, Bernd Sommer
(Transformationdesign. Wege In Eine Zukunftsfähige Moderne)

Choreography大概就是那個被寄與厚望的新方法, 為了讓生活能有全新的體驗而不是擁有一個什麼問題又被改善了的貼心設計。

Choreography在牛津字典裡的解釋是
The sequence of steps and movements in dance or figure skating, especially in a ballet or other staged dance.
在先前的經驗裡,他只是我在舞蹈相關領域接觸過的字,你可以在youtube上輕易找到各種舞蹈老師的Choreography,意思是編舞。
而之前朋友分享了一篇文章,探討的則是Choreography如何應用於網路服務中以及這個字的意義為何:
Choreography—其翻譯、其隱喻及其取捨

「而回歸到 W3C 字典中的解釋,choreography 所要強調的,就是在一個時間性的發展中,會遇到許多個狀況或步驟,例如先遇到什麼、之後遇到什麼、最後遇到什麼,而每個步驟之間又密切相關,例如步驟一的時候做了某個選擇之後,步驟二才會遇到什麼狀況…等。換言之,如果用「工作流程」(Work Flow)這個詞彙,在前面的大段解釋中,替換 choreography 這個字眼,也都可以讀得通。因此討論到最後,決定使用「流程設計」,翻譯 choreography。」

你可以看到在這樣的Context轉換中,的確帶來一些新的視野。而翻譯方法的差異,其實就帶來很不一樣的結果了。流程設計的確是用最少的字試圖解釋了Choreography的內容,但以編舞角度來說,絕對不只有這樣。

我很喜歡文章中的最後一段,非常貼近這三天工作坊帶給我的感受。

「比較之下,W3C 之所以會用 choreography 這個字,而不用「工作流程」之類的說法,就在於強調 choreography 這個字所具備的隱喻意義。在歌隊的編排之後,可以讓人聯想的,是一大群歌隊各司其分和諧的演出,用歌隊作為網路上的多個網路服務與客戶端的隱喻,能夠產生的語意上的效果,就在於強調其數量之多,但如果用工作流程,則似乎強調的是單一的網路服務與單一個客戶端之間的互動,無法聯想到這樣的互動之多,更無法聯想在數量多卻遵循同一規範所達到的和諧,無數線上互動乾該是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但是其中卻包含著秩序。這些隱喻意義,是「工作流程」所無法包容的。

而這樣的隱喻也包含著一種想像,W3C 在制定這些規範的時候,所想像的或許是這樣,當您透過瀏覽器看到我這篇筆記的時候,您的瀏覽器與我的伺服器之間進行了互動,之後又會有其他人讀到這篇筆記,您又點到了其他的文章,在這樣的過程中,其實你我之間,人與人之間,機器與機器之間,都已經共同完成了一次大共鳴,一次大合唱:每一端都是一個演區,每一道封包通過的路徑都是走位,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都是舞台,都是劇場。」

這樣的舞台,在目前虛擬的世界中人類是無法體會的,但放到設計中,其實很容易想像。
不只是流程,而是在一個舞台上,各個角色間在這樣的空間與時間的推移下,如何發生關係的連結與碰撞。
想像,在某一個時間點燈光落下,音樂緩緩奏起,觀眾不在舞台下,而是遊走內容的各種時刻之中。每一齣,都是與周遭之物,或說與身外的世界的所有發生的關係。Interplay。

不過,這齣劇可以等同與生活嗎?可能在短短三天的工作坊,我們還找不到答案。但我想,這個曾經熟悉的字,成為設計方法的一部分後,的確稍微顛覆了我原本對世界的理解。
在我們虛構的舞台(即便他如何貼近真實),我們操控各種角色,與彼此發生關係。我們可以試著掌握這樣的關係,但也可以視其為探索的過程,從中體會各個關係在不同事件下產生的變化。以新的眼睛觀看你曾經熟悉的物件。

而劇不會只有一齣。

在不同的舞台上,相同物件所代表的角色不停轉換,而你也一直以新的角度觀看物件,此時對物件的了解可以更深層全面,更能以身體感知那些可見與不可見的訊息。
我想這是Choreography這個字對於我而言目前的意義吧。

 

 

 

發表留言